10月19日,在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的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排练室里,39岁的朱同陆正在和伙伴们一起排练舞剧《石榴花开》的片段,为接下来市里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文艺下基层活动做准备。

  舞剧《石榴花开》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蚌埠)精心创排,是蚌埠市近年来传承弘扬花鼓灯艺术的精品力作。日前,该剧斩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淮河岸边,讲述传习故事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作为《石榴花开》“打鼓佬”角色的扮演者,朱同陆利落地敲起锣鼓,与手拿绢扇的“老兰花”欢快对舞,热闹欢腾的花鼓灯表演场景展现在眼前。

  “花鼓灯的演出程序主要有乐、舞、歌和后场小戏等几部分,锣鼓乐几乎贯穿始终。‘一台锣鼓半台戏’,说的正是锣鼓演奏在花鼓灯表演中的重要性。”生在淮河边、吃着淮河水长大的朱同陆,从小耳染目濡受到花鼓灯民间艺术的熏陶,后又师从花鼓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明老师,接受专业训练,目前是省级非遗传承人。

  “在《石榴花开》中,朱同陆扮演的角色‘打鼓佬’和好朋友‘老兰花’是村里花鼓灯表演的最佳搭档,他们用朴素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传承和弘扬花鼓灯艺术,为乡村振兴铸魂。”剧院负责人王旭东告诉记者。舞剧《石榴花开》从“身边人”的视角切入,用花鼓灯的舞蹈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淮河岸边“花鼓灯”的传习故事。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导杨威担任总导演。创作前期,团队多次走访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怀远县河溜镇和常坟镇等淮河边著名的花鼓灯“灯窝子”,并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娄楼、金明等给予艺术指导,花鼓灯的艺术精髓和现代舞美结合,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感染力。

  一方手帕、一柄花扇,两代花鼓灯人薪火相传。在总导演杨威看来,挑战非遗题材舞剧创作并将其创新性地搬上舞台,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者在传承中寻求的自我突破。此外,通过讲述“花鼓灯”的传习故事,也特别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好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现场演出于9月1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经评定、公示等环节,确定《石榴花开》等五部作品获奖。《石榴花开》也被文旅部和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列为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剧目和全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大戏项目。“近期,我们将结合蚌埠市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组织演出团队到基层演出《石榴花开》等作品片段,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感受花鼓灯文艺精品的魅力。”王旭东说。

  多措并举,培育传承生态

  花鼓灯艺术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流传于淮河两岸。作为花鼓灯艺术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蚌埠市多措并举,充分挖掘花鼓灯文化的精髓,保护、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

  走进位于蚌埠市禹会区的“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立在路边的村口石碑上印刻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等字样。在村里的花鼓灯传习所,“冯派”花鼓灯创始人冯国佩先生的雕像和画像映入眼帘,展列的一幅幅花鼓灯排练照、演出照和一件件表演道具及乐器,无一不在述说花鼓情。

  作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近年来冯嘴子村建设了玩灯场、艺人居所、陈列馆、传习所等建筑,恢复了周边生态环境,花鼓灯班子保持经常性活动,呈现良好的传承态势。“冯派”花鼓灯第六代传人冯开苗告诉记者,“大鼓一响,脚板痒痒,”当地村民不论是在劳作之余,还是在节日喜庆的时候,都喜欢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围在一起跳上一段花鼓灯。今天的冯嘴子村有3000多位村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灯的好手。

  除了冯嘴子村,蚌埠市还在怀远县常坟镇、河溜镇、万福镇等建设了20多个花鼓灯生态保护村;在市区的博物馆新馆单独开辟500平方米花鼓灯艺术展示厅,展现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和保护成就;建设花鼓灯研究中心,开展以流派传承为脉络的谱系建档工作;建设花鼓灯资源数据库,开办花鼓灯网站,实现花鼓灯资源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连续举办四届花鼓灯歌舞节、两届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围绕花鼓灯艺术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不仅为保护和推广花鼓灯艺术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共享平台。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涂山禹王庙会,更有来自淮河两岸近百个锣鼓灯班子在涂山灯场抵灯、赛灯,最多时吸引约10万人次前来参观,场面壮观。”蚌埠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梁雷说。目前蚌埠已初步构建起花鼓灯艺术资源保护、传承展示、合理利用、宣传推广等体系,“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花鼓灯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发掘出来、弘扬开来、传播出去。”

  薪火相传,非遗绽放异彩

  每到周末,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的花鼓灯艺术公益课程便热闹起来,全市100多个6岁至11岁的在校少儿在剧院专业老师的教授下学练花鼓灯。来自蚌埠新城实验学校的丁赵悦冉在公益课堂学习花鼓灯4年多,如今已熟练掌握“三回头”“绕扇”等花鼓灯表演动作。去年他和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并获得“小荷之星”的荣誉。

  为加强传承队伍建设,近年来,蚌埠市实施“三千双百”工程,大力培养锣鼓班子和花鼓灯新苗。建立花鼓灯培训基地,实施花鼓灯教学工程,在一部分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花鼓灯普及教育,在蚌埠学院等高等院校中开设花鼓灯专业课,培养专业研究人才。在怀远县常坟镇文化站花鼓灯培训基地,每年暑假开设的留守儿童花鼓灯培训班吸收周边近百名留守儿童学习花鼓灯艺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建立以来,有两千多个留守孩子在这里学到本领,走出农村,成为许多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

  目前蚌埠市已培养锣鼓班子400多个,鼓架子(男性角色)500多个,兰花(女性角色)600多个,民间传承人68名,花鼓灯班子70多个。“这些班子和传承人活跃在各类花鼓灯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舞台,参与创排的花鼓灯舞蹈《淮河边的玩灯人》获得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群舞类二等奖、《大河湾的孩子们》获第七届夏威夷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金奖、《俺们会跳花鼓灯》获‘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最高奖‘小荷之星’奖……花鼓灯艺术在薪火相传中大放异彩。”梁雷说。(记者 孙言梅)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