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的可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老师傅一边在布块上飞针走线,一边介绍,“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里就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三国时曾任曹操主簿的繁钦,写过一首《定情诗》,诗中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再到后来,《红楼梦》这样描写黛玉为宝玉绣制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本是一场刺绣香囊制作体验活动,参加者却从中领略了丰厚的国学文化知识。一场活动下来,人们不仅把自己制作的香囊带回了家,也把国学带进了各自的生活。

  在刚刚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上,刺绣香囊制作、古筝赏析、插花等国学体验活动,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打开了一条国学在当代传承的新路径。

  要深入生活

  近年来,“国学热”以迅猛之势席卷神州大地。大大小小的国学班,形形色色的国学课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转瞬间曾经式微的诸子典籍也枯木逢春。

  一些孩子,背诵了大量名篇佳作,记忆了无数诗词典故,可除了考试时能够用到,很难再找到跟生活的连接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认为,国学教育不能靠硬记,而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国学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在现代生活当中来传承国学。

  国风雅韵,走进生活才能生根开花

  传统文化已经广泛渗入现代人的生活,图为身着汉服的都市女子在玩自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今年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上,39场国学文化活动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地坛公园、体元书院、角楼图书馆、南锣书店、惠量小院、北京珐琅厂……其中不少活动,办到了胡同里,办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北京东城区市民孙巍十分喜欢插花艺术,不过她对插花艺术的历史并不十分了解,过去甚至以为插花艺术源自日本。这次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主办方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承者、《中国插花简史》的作者孙可请到了市民中间,不仅现场讲解插花的场所、器皿、中式插花的风格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插花的应用和鉴赏,也为市民们普及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和流变。孙巍这才了解到,原来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东汉时期的壁画以墓葬艺术的方式记载了最早的插画图像,隋唐时期,插花从寺庙、宫廷扩展到民间,宋朝时,插花开始全面深入文人的生活,成为“文人四艺”之一。

  从插花中,孙巍不仅了解了历史,也领略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致生活。“曾经觉得国学高深艰涩,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现在看来,国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挺有趣。”孙巍希望今后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活动能够加入更多国学内容,那样就能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要与时俱进

  红毯铺道,黄菊漫地,黄绸围栏,活动组织者想营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

  2019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10月18日上午,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的本届国学文化节闭幕式暨祭孔大典上,随着典仪高唱“起户”,钟鼓齐鸣,音乐响起,社会各界400余人由国子监持敬门缓步进入孔庙祭祀现场。他们中有领导干部,也有专家学者,有白头老翁,也有黄发小儿。

  祭孔大典上,尽管典仪再三强调,为了仪式的严肃性,祭祀中不许使用手机、不许面带笑容,但整个仪式过程中,谁也不能阻挡大家(尤其是青少年)举起手机拍照。“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祇奉旧章,式陈明荐……”难懂的诰文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年轻人都忙着将新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尽管祭祀者仍持守着祭祀的老规矩,但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那些精心构思的祭祀诰文的传播力,可能还不如微信朋友圈中随意写下的文字。

  对此,早在七年前,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就公开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历朝历代的祭祀活动,都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特定的时代内容。对于孔子文化,我们既要传承弘扬,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更现代的方式来祭祀。”他甚至打趣说,“新中国成立都那么多年了,要是再穿古装来祭祀,孔子肯定吓一跳,还以为又回到古代了。”事实上,在南方不少地方,如衢州,祭孔早已穿现代服装,行现代礼仪,改“献三牲”为“献五谷”……

  一场祭孔仪式告诉我们,传承国学时对待传统应持何态度。中国管理科学院国学与管理研究所于江山教授说得好,国学在今天的发展需要走“三化”的道路,即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没有现代化国学不能发展,没有生活化国学不能扎根,没有社会化国学走不进大众。

  可喜的是,近年来传统国学开始走下神坛,走出书斋,跟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比如,戏曲演奏用起了交响乐,历史人物化身为动漫形象,经史子集中的文字也被作为素材写进了现代民谣……总之,高大上的国学正在潮起来,炫起来。

  要形式多样

  在本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上,40多位外国留学生开启了一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之旅。

  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古琴文化展及相关讲座,带领留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在故宫汉字体验馆,汉字创新体验展,让参观者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了解了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其丰富的内涵与表达意向。在地坛公园,由多位设计师共同打造的《二十四节气艺术创新展》,展现了“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智慧的艺术装置、创意视频、设计图像和文创衍生品,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友人们深深体会到中华文化中人们对季节、时间与自然的不同感受。在北京喜剧院,《将军令》《广陵散》《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十面埋伏》等经典乐曲,为来自远方的客人奉上了余韵悠远的东方之音。在角楼图书馆里,一幅幅展现国学少年求学之路的国风插画,将生动的历史故事及其蕴含的东方哲学娓娓道来。

  跟随着国外留学生的脚步,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国学文化的魅力,更看到国学存在于文字间,记录在影像里,包含在音乐中,载体无所不在,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管何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在人的心中播下一枚“文化认同”的种子,那样才能在不断浇灌中绽放出“文化自信之花”。或许,当我们重视在精神和心灵上继承国学精髓,国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国之大学”。(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13版)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