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演出现场
花鼓戏演出现场
在距离市区南近10公里处的谯城区赵桥乡,活跃着一个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戏曲文艺团体——谯城区景英花鼓剧团,该剧团主要表演的曲艺内容为花鼓戏。2019年,亳州花鼓戏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入选我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从民间劳动中产生
据传亳州花鼓戏溯源于清末,也有记载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当地民间在劳动之余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借以自娱,在唱这些民间小调时,有时会伴以舞蹈,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民间特色的戏剧形式。
采访中,传承人李景英告诉记者,亳州花鼓戏的舞蹈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中的动作创编而成。后来,在舞蹈上又吸收进来一些民间杂技,在舞蹈中加强了动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时,民间艺人还编唱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后来渐渐由唱短段到唱长段,从一人单唱到两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此后,又经过花鼓戏艺人的长期实践,在内容上进一步创编出唱本故事,开始演唱连台本戏,参加演出的人员也随之增多,唱腔及表演的艺术水平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亳州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日臻完美,演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亳州、商丘、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州),中路(宿州、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表演形式独具特色
据介绍,亳州花鼓戏的表演风格朴实、明快、活泼,尤其是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
同时,亳州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了更细的分工。“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李景英说。
如今的亳州花鼓戏,舞台表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有着很多表现皖北农村生活的各种场景和表演形式,诸如划船、挑担、砍柴、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随着剧目的发展,亳州花鼓戏的表演手段也更加丰富,例如吸收了兄弟剧种里的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进了武术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唱腔方面,则保留了“歌言情”的原始风貌,并且吸收了众多地方小调、民歌的营养,形成了丰富的唱腔曲调,充分展示了皖北地区的独特抒情方式和浓郁地方特色。
保护传承持续发力
目前,亳州花鼓戏已经传承发展到了第五代,今年58岁的李景英和53岁的李运霞均为第五代传承人。
长期以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弘扬扎根在民间的这一优秀民族戏曲艺术,赵桥乡人民政府和谯城区景英花鼓剧团致力于亳州花鼓戏的繁荣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近年来,先后投资16万余元添置了流动舞台车、音响设备、演出服装、伴奏乐器等物品。
“亳州花鼓戏一定要好好地加以保护和传承。”据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亳州花鼓戏是独具亳州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土特产”,对研究中华民族戏曲传统、丰富民族戏曲音乐、发掘戏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对创建地域特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值得珍惜的一种戏曲艺术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记者 刘心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