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防火墙、五山屏墙、五岳朝天等,特指徽州古建筑高于两边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这种山墙循屋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高低错落,因其翘檐形状酷似昂首马头而得名“马头墙”。

 

  徽派古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取“徽州马头墙”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倘若能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时,有此马头墙的阻隔而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此形成了一种建筑风格。

 

  徽州马头墙的形制多样,略微比屋脊高0.5-0.9米,阶数一般为三阶,其退阶尺寸随山墙大小及出檐大小灵活确定。徽州马头墙明朗而雅素,上覆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高低错落,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其上安装各种“马头”,样式主要有:“鹊尾式”“印斗式”“金印式”和“朝笏式”等。“鹊尾式”马头,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雕艺术品作为马头,墙头覆以青瓦与两坡墙檐,寓意喜讯频传;“印斗式”“金印式”和“朝笏式”马头,都是将徽州砖雕制作成四四方方的官印模样或者是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的朝笏的模样,安放在墙体前沿处用作马头,既寓意家中平安、稳如泰山,又祝福子孙们读书有成、官运亨通。

 

  徽州古民居因为有了马头墙的设计,其高大、封闭的墙体显得错落有致,具有动态美感。倘若从高处俯瞰,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家家户户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群,给人视觉上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机勃勃、兴旺发达。

 

  倘若说“花有花语”的话,徽州马头墙亦有专属于它的“墙语”。徽州马头墙的“墙语”主要有:高瞻远瞩、永不低头、黑白分明。高瞻远瞩:古徽州时,男子十三四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老家的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因此,高高的马头墙,处于全房屋的最高处,登高望远,眺望着远方的游子。永不低头:对于出门在外、跋涉商旅的游子来说,家乡的马头墙是一种警示与鞭策,无论何时,无论多么艰难,都要牢牢记住:永不低头,就像老家那昂首的马头墙那样,堂堂正正做生意。黑白分明:俯瞰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的美的享受,获得一种黑白分明、清清白白的人生启迪。与其说这些“墙语”是属于古徽州的,倒不如说更属于徽州人的“徽风”,其普世价值,弥足珍贵。(江志伟)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