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民间高手辈出。继李子柒之后,又有几位民间技艺高手以短视频的传播方式红遍海内外社交媒体。他们在视频中没说一句英文,却以精湛的技艺、精美的作品在海外圈粉无数。

 

  山东的“阿木爷爷”是位颇具匠心的老木匠,他制作的缩小版世博会中国馆,在一双巧手的嵌合下被完美还原;美观实用的鲁班凳,如同变魔术般从四方木料中呼之欲出,神奇的榫卯技术咬合起整个作品的结构,“阿木爷爷”被外国网友赞叹为“工艺大神”。云南的“滇西小哥”擅长拍摄自耕自种、自养自产的云南美食,加上当地纯朴而热烈的民族风情,传递出的不仅是“舌尖上的云南”的味道,更是一种丰厚而朴素、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由数位年轻人组成的“中国装束复原小组”,怀抱着“穷尽心血,将华夏风貌一一还原”的梦想,将衣袂飘飘、裙裾生风的传统服饰重现在世人面前,英国的电视制作公司慕名而来,要把这种极美的中国服饰推荐给全世界。

 

  从李子柒到“滇西小哥”,从“阿木爷爷”到“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越来越多中国故事的民间讲述者成功走向世界,凭借的就是在一个独到的切口上,持续地保持匠心,注入心力。他们以民俗、饮食、音乐、服饰、工艺制作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中极高的智慧与审美具象地呈现出来,满足了观众对诗意生活和神奇技艺的向往,丰富着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他们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和坚守,对每一件作品的尽心尽力,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使得这些作品更有温度、更有价值、更显珍贵。对很多现代人来说,厌倦了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仔细品味手艺人一招一式里的独具匠心,感受那种专注于美好事物的沉潜与定力,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收获。正因如此,即使“阿木爷爷”们身份平凡,依然不胫而走,获得世界的瞩目。

 

  或许,他们坚持手艺、以视频记录手艺的初衷很简单,“阿木爷爷”想逗孙子一乐,“中国装束复原小组”的年轻人起初只是出于对汉服的兴趣,并无意于“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宏大的使命。但事实证明,文化不同而人心相通。匠人匠心,无论在哪里,都值得钦佩;田园生活,是奔忙的现代人心中永远的怀想;人情亲厚,更是能跨越国界打动人心。传播中国文化,可以是黄钟大吕之声,也可以是匠人匠心之魅、纯粹生活之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小切口、生活化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这样的文化传播润物细无声,更具持久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有了更广阔的平台,为世界提供了更多读懂中国、爱上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像“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手艺人通过视频方式被世界认知,这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但它们很大程度上需要被重新唤醒。让传统技艺拥有新鲜感,给老物件注入时代性,用年轻态的方式来呈现,它们才不是博物馆里仅供参观的展品,而是能够融入生活、融入时代的文化创造。民间的智慧与创造是无穷的,期待更多像李子柒、“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文化传播者涌现出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奔涌不息,讲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