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影戏看中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皮影艺术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0月9日-11日,全国皮影艺术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民间皮影大汇演暨首届中国皮影文化发展论坛”活动在京开幕。
我国的皮影艺术院团班社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本次活动以“攀登影戏新高峰”为主题,特别邀请北京、陕西、甘肃、青海、湖南、湖北、山东、四川、辽宁、浙江、广东、山西、河南、河北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18支民间优秀皮影艺术院团进京,这些皮影艺术家们风尘仆仆,从乡野走来,从田间地头走来。18个风格迥异、不同流派的皮影艺术团体,汇集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岭脚下,展示千年皮影的原生态魅力。
10月9日下午,鼓乐齐鸣,彩旗飞舞,来自全国各地的皮影艺术家走上红毯,阔步向前,自信满满。晚间,在凤凰岭脚下举办了“各流派皮影广场展演”,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18支皮影院团分布在园区内,摆开18个皮影银幕,不同方言,不同唱腔,不同流派,演出了异曲同工、和而不同的皮影戏,吸引了很多观众。
10月10日全天,在海淀北部文化馆,18个皮影院团演出了18个经典剧目,让现场专家及皮影爱好者大饱眼福。大有“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的感慨。
陕西传统皮影剧团表演的碗碗腔《卖杂货》唱腔婉转,湖南湘潭的纸影戏《岳飞平金》画面古朴;河北成安西姚堡剧团表演的冀南皮影《假西天》造型粗犷;浙江海宁皮影剧团表演的《水漫金山》“海盐腔”历史悠久;河北昌黎向东皮影剧团表演的《火焰山》是经典的“老呔影”;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表演的京西皮影戏《白蛇传》,京味十足;陕西华州宏权影艺的《喜儿》、山东济南皮影艺术团《大战蝎子精》、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校的《狼牙山五壮士》、辽南盖州皮影艺术团《沙场情缘》、深圳百仕达皮影艺术团《狼来了》、凌源市龙凤皮影剧团《穆桂英大破洪州》、罗山县李世宏皮影剧团《哪吒闹海》、青海大通县新艺皮影社《男生子》、山西候马市皮影剧团《猪八戒背媳妇》、四川“成都皮影戏单人组合《猪八戒吃西瓜》、甘肃通渭刘氏承盛皮影戏班《坐越国》、湖北仙桃市江汉皮影艺术团《狐狸与乌鸦》,18台皮影戏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不同流派皮影艺术争奇斗艳,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
10月11日上午,首届中国皮影文化展论坛将在海淀文化馆(北馆)开幕,中国文化部原副部长潘振宙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他呼唤当下皮影艺术融入时代生活,加强剧目创新。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用开阔的文化视野,建议皮影应当进入文化产业思考。多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让皮影论坛增加了浓烈的学术色彩。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魏力群教授,高度评价此次汇演活动。他说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本次盛会,是全国皮影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引领中国皮影艺术开创新局面,再创新辉煌。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德伟出席活动,他说,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中国皮影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了丰厚的民间智慧、表演技艺和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皮影艺术院团班社经常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滋养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和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承办,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00余名皮影艺术家、非遗保护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