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在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展览活动。博物馆正在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旅游休闲空间。为此,博物馆必须提高与旅游的契合度,与旅游业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实现博物馆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为旅游增加文化厚度。

  露天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类型。欧洲露天博物馆协会将其定义为:在露天的环境下,科学系统地收藏各类建筑物,展现相关的居住类型、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国内学者宋新潮认为,露天博物馆是致力于收集农村建筑及其附属物、庭院等实物,并置于相应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脉络中进行整体展示的场所。冯骥才先生认为,“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蒋凡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露天博物馆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露天博物馆展示内容的时期特征:过去的某个时期内,特定民族、地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欧洲露天博物馆的建设来看,露天博物馆既有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较强的游览和观赏性,又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特定地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脉络,有较高的旅游和文化价值,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露天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内露天博物馆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探究露天博物馆的形态特征,是推动其在我国建设发展的第一步。

  一、露天博物馆的形态体现

  露天博物馆的兴起源自现代化和工业化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吞噬”,乡村生活的逐渐消失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民俗和历史文明的传承,人们开始自觉搜集各地富有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将其搬迁、复原,在某一地点进行集中展示。露天博物馆发展至今,在展示内容上从单一建筑物展示到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及建筑内部的整体展示,展示方式也由静态展示走向了多元化的动态展示,在形态上呈现出符合文旅融合发展的态势。

  (一)整体展示:历史环境的再建构

  传统博物馆只展示过去某一时期的展品,限制了观众对历史真实的了解。和传统博物馆不同,露天博物馆将建筑内部及外部的展示空间全部利用起来。露天博物馆利用情境建构的方式将建筑物、藏品、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组合起来,从氛围到细节都忠于历史原貌,真实再现过去,实现了自然环境与历史语境的再建构,有利于营造沉浸式的历史文化氛围,从而加深观众对历史的印象。例如,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在展示谷仓房、夏季厨房等乡土建筑的同时,也在谷仓房的周围种植庄稼以展示传统的收割场景,在谷仓房中展示传统的烹饪、洗衣、桑拿等生活状态,自然环境完全复原传统的农业生活场景。这就可以使人们获得与参观传统博物馆不同的体验,赋予了传统建筑物以新的“生命” 。

  (二)动态演绎:生活状态的再呈现

  露天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都展示生活状态。二者的不同在于,生态博物馆强调原住民在文化解释上的地位,重点展示和保护当地人原生状态下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乔治·亨利·里维埃将生态博物馆比作“用来获得了解和尊重当地人的镜子,这面镜子反映了其行业、风俗习惯、生活习俗、特性等”。生态博物馆中社区居民只需要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进行生活、工作、学习就可以。露天博物馆则是展示过去人们生活的场景,每个人都将跨过现代性的门槛,进入过去。在露天博物馆中,工作人员也是演员,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模仿的方式演绎过去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历史情境,从而使观众走进这段历史,启发观众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在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中,工作人员扮成19世纪末的谷仓房中的村民,穿着那个时代的装束,操着那个时代的口音,以那个时代人们的口吻进行聊天、唱歌、祷告等日常生活。通过演员的角色扮演,将已经在生活中消失或不再常见的手工技艺重新展示给人们,从而唤起人们对手工业的记忆。露天博物馆在不同阶层和代际的人之间,构建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展览氛围,给置身于其中的游客带来时空穿越的独特体验。

  (三)文教结合:文博功能的新体现

  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主题公园、民族园、民俗村等旅游景点,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的展示和表演以引起游客的兴趣、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为目的。露天博物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其环境、藏品以及演员的表演所提供的历史文化氛围,为观众提供轻松有趣的获取知识的氛围。例如,在爱沙尼亚博物馆中,演员们演示收割、锯木、烹饪等项目,教授游客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在固定的民俗节日举办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现,也为观众提供了解和学习该民族、地区农业、传统手工技艺等知识技能的机会。传统博物馆因为空间的封闭和局限性,容量和展示空间有限,休闲娱乐功能受到限制。露天博物馆的环境和空间具有开放性,有利于休闲娱乐功能的充分发挥。它既可以充当公园的角色,为人们举办聚会、婚礼、表演等提供场地,也兼具餐馆、咖啡馆、小酒馆、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传统建筑和自然风景,能够近距离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文旅融合下露天博物馆的特征

  文旅融合时代,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作为文旅融合下博物馆旅游的领路者,露天博物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由景观复原催生的情境真实性

  在露天博物馆中,建筑、藏品、文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复原景观催生了情境的真实性。露天博物馆中的情境真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的学术真实性。作为重建的建筑遗产景观,露天博物馆中的建筑十分注重在历史和考古层面的真实性,“露天博物馆的建筑是在学术过程中选择的,而不是作为娱乐,从而增强了情境的现实感”。另一方面是场景叙事的真实性,“露天博物馆不能只展览藏品,而要给观众呈现出一幅有逻辑、有组织的图景”。在露天博物馆中,构成展示空间的建筑不是毫无逻辑的堆砌,而是以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建筑的排列,真实地再现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生活图景。例如,在布里斯露天博物馆中,主干道两侧真实还原了作坊、木匠铺、面包房、煤矿和铸铁厂等,这个环境的构成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兼顾视觉、嗅觉和触觉的感官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以使观众体验到当时人们的生活。

  (二)由动态演绎促成的展示活态性

  生态博物馆、露天博物馆都强调活态展示的呈现方式。二者的不同在于生态博物馆强调当地人即原住民在生态博物馆中的角色和参与方式,而在露天博物馆中,由于展示的内容通常为过去某一时期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等,因此演员并非原住民,工作人员作为演员参与到展示中去,动态地进行演绎,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表演活动一起成为博物馆的“展品”。20世纪60年代,斯特布里奇博物馆的建设者提出:“博物馆除了展示藏品,也要向观众展示这些藏品的使用和制作过程,通过这些内容使观众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角色扮演是露天博物馆动态展示的一个重要方式。角色扮演者通常带有“阐释者”的意义,他们的扮演带有演示的性质。不同于“说明牌”,角色扮演者可以与观众进行广泛且深入的互动,让观众参与到展览活动中来。在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中,由工作人员扮成的车匠、铁匠、渔夫和农民等在辛勤劳作,演示收割、洗衣、桑拿、烹饪等项目,以及工艺品的制作,羽毛笔的使用等技艺,游客在这里可以操作古代工具,切身体验劳动乐趣,品尝传统荷兰美食和饮品。

  (三)由文教结合激发的新型公众教育性

  亨利•格拉斯在建设费舍尔康纳博物馆时曾指出博物馆除了收藏藏品和研究历史,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普通大众,让观众对博物馆展示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露天博物馆中除了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逐渐重视普通大众在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和教育效果。它是常规教育体系之外的场所,一方面它有利于个人知识的获取,演员在演示过程中不断与观众互动交流,观众可以随意地对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发问,从而实现个人知识体系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新型公众教育”的“新”体现在对地区历史文脉的延续、文化自信心的建立上。露天博物馆不仅保存着传统建筑、过去使用的家具、衣服或工具等历史文物,并且将其置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语境中,辅以活态的展示方式,使观众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的多重感受。有利于增强观众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露天博物馆与文化主题公园和民俗村,如大唐芙蓉园、清明上河园、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中华民族园等,在形态和特征上有相似之处。以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为例,民俗园包括坎儿井、坎儿井博物馆、民俗街、民居宾馆、葡萄园等,是集参观、观赏、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从园区景观的构建以及运营的机制上来看,民俗园以娱乐为目的,尽量吸引游客“眼球”以实现盈利最大化。露天博物馆中无论是建筑还是生活图景的构建都基于历史和考古的研究,都严格遵照历史背景进行真实还原,是具有教育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实现公共教育、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露天博物馆的重要功能。

  三、露天博物馆在国内文旅融合下的借鉴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很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以及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乡村建筑保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露天博物馆的形态、特征分析,结合我国建设露天博物馆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从文旅融合的视角下总结出露天博物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由静转动: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地大物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由于传承群体的萎缩、与现代生活方式脱节、失去了其原本的生存土壤等原因,保护与传承受到威胁,比如地方传统戏剧、曲艺等,随着城市化进程,村镇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工作,传承人年龄趋于老龄化,传承遇到危机。但这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却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审美文化水平等社会现象,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非遗资源的丰富是我国建立露天博物馆的优势所在,而非遗资源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表明我国建立露天博物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露天博物馆还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生产的环境,对其进行活态化展示。这一方面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在铁桥峡博物馆中,不仅展示手工艺藏品,并且演示其工艺制作流程,生产的产品放置于博物馆商店中售卖。露天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很好的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即传承。例如,在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中,演员或者志愿者们,认真学习手工业技艺以便实现更好的展示效果,这些演员和志愿者能够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去,相当于培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二)新型博物馆开发:打造文旅融合实践新路径

  作为旅游景点,露天博物馆中的建筑和生活展示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作为文化机构,露天博物馆的建筑和展演又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功能。因此,露天博物馆建设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合适的实践路径,有利于打开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对于建设地的发展而言,博物馆虽然不能产生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但是能够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城市中的露天博物馆展示地域的历史,能够满足外来游客的猎奇心理,使外来游客对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刺激旅游消费。对当地民众而言,参观露天博物馆是探索祖辈生活轨迹和寻找民族共有记忆的过程,可以使人们对本地区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结语

  露天博物馆的形态决定着其特征。藏品的整体性展示形态使露天博物馆在展示空间上呈现景观真实性的特征;博物馆中演员对过去生活的再现演绎决定了展示的活态性特征;露天的展示空间、活态的演绎和互动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历史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体现出露天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性特征。露天博物馆独特的形态及特征,使其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呈现出良好态势,有利于非遗的可持续性保护,有利于乡村建筑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有利于促进地区文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新潮生态(社区)博物馆与变革中的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11(Z1).

  [2]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08):65-66.

  [3]蒋凡.露天博物馆的发展与现实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7:3.

  [4]赵玲.避暑山庄与露天博物馆[A].《圆明园》学刊第八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中国圆明园学会,2008(4),1.

  [5]卢可茵.澳门世界遗产的点、线、面结合[D].吉林大学,2011.

  [6]董元亮.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11.

  [7]刘梦颖.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及其乡土建筑保护的模式与经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04):88-95.

  [8]严建强. 《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吕建昌.《从铁桥峡、洛厄尔到埃森一一英美德三国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的经验》[J].中国博物馆,2012(03):66-67.

  [10] Roeland Paardekoope.the value of an Archaeologicalis in its use Open-Air Museum Understanding Archaeological Open-Air Museums and their Visitors.Sidestone Press Leiden.2012.

  [11]Anna Pawlikowska-Piechotka,Natalia Łukasik,Anna Ostrowska – Tryzno,Karolina Sawicka. The Rural Open Air Museums: Visitors, Community and Place[J]. European Countryside,2016,7(4).

  [12] Mills. Landscape Simulation and the Open-Air Museum[J]. Landscapes,2000,1(1).

  [13] Knarik Stepanyan.OPEN-AIR MUSEUMS: SCENARIO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1020,2014,711-715.

  [14] [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86(4):75.

  [15]钱兆悦.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新理念、新方法[J].东南文化,2018(3):90 - 94.

  [16]RENTZHOG S.Open Air Museum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a Visionary Idea[J]. Folk life,2007(1):159 - 161.

  [17]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8]杨正文.从村寨空间到村寨博物馆:贵州村寨博物馆的文化保护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5-20.

  作者:刘畅,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已发表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有删改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